雷火电竞亚洲先驱·(中国)官方 > 雷火电竞亚洲先驱·(中国)官方
全球疫情升温,义美英呼吸器告急!台湾的救命工具够吗?

疫情升温,比起口罩,更重要的救命工具是呼吸器。欧美国家目前纷纷喊出呼吸器告急!就连知名车厂如通用、福特、法拉利、特斯拉等,以及知名航太公司,纷纷加入防疫国家队,跨界跳下来生产呼吸器。反观台湾,目前约有2万台呼吸器,万一疫情大爆发,缺的不是救命兵器,而是第一线医护人员。

当台湾防疫国家队忙著生产口罩,欧美防疫国家队则忙著制造呼吸器!

新冠病毒正在全球引发大流行,从第一例到10万病例,经历了67天,但从20万增加到30万,却只花了四天,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谭德塞形容,“这个数字令人心碎”。

“感染新冠病毒的确诊者,约有5%到10%属于严重肺炎和重症者,换气功能损伤,需求氧气或插管救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胸腔内科医师苏一峰指出,新冠病毒主要是攻击人的下呼吸道,引发呼吸衰竭,重症者就需靠呼吸器供氧救命。

“若医院呼吸器短缺,遇上疫情失控,就会推升死亡人数,”苏一峰解释,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人数逾6000人、高居全球第一,就是因为呼吸器告急导致的惨剧。

在疫情日渐失控的欧美国家,呼吸器已是抗疫的主要兵力。多国政府一声号令,许多知名制造龙头纷纷改装工厂,制造医疗器材,卷起衣袖救国。

苏一峰医师分析,意大利向来是欧洲医疗末段班,加上金融海啸和欧债风暴后,政府大砍医疗预算。一场意外的疫情,就击溃了医疗系统。

图/苏一峰医师提供

吸呼器短缺,谁先用成了医护难题

截至3月23日,意大利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近6万人,但吸呼器只有3000台。在病床和呼吸器不足下,意大利医生被迫含泪抉择:谁优先接受治疗、谁的存活率较高,来做出困难决定。

苏一峰医师指出,在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北部,甚至有弹尽援绝的意大利医师,发明了奇怪的应变方法,让两个病人共享一台呼吸器。

意大利的惨剧,也给欧洲邻国和美国拉响了警报。在确诊人数飙升的美国和英国也开始被迫让医院决定如何分配抢救新冠病人的呼吸器。

光纽约州就缺3万台呼吸器救命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雪铁龙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学人才,也有发达的疾病管控监测系统,但这次面对疫情同样滑铁卢。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州,人口约1900万,竟只有3000张加护病床、5000至6000台呼吸器。

面对确诊病例飙破2万例,纽约州长郭谟(Andrew M. Cuomo)近日在一场例行记者会上,当众展示一台呼吸器,讲解这项救命工具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向联邦政府喊话,要求支持呼吸器和其他医疗器材,“我们还需要3万台,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状况。”

事实上,人口3亿多的全美国,呼吸器不到10万台,而3月23日新冠病毒确诊已超过4万例,纽约市市长白思豪也警告说,“如果我们没拿到呼吸器,将有更多人死亡。”

因应呼吸器短缺,纽约州政府正在起草一项指引,帮助医院和医事人员在这种潜在困境下做出决策,“相关机构将有权拒绝对某位患者使用呼吸机,或是撤下病情难以好转的病人已在使用的呼吸机。”就连抽签形式,也可能被纳入决策过程。

图/纽约州长郭谟向联邦政府喊话要求支持呼吸器。取自@NYGovCuomo twitter

美英筹组“吸呼器国家队”,知名车厂投入生产

至于英国,目前医院只有8000台呼吸器,英国官员估计,至少需要2万台。为此,首相强生一改“佛系防疫”,3月中旬与英国数十家制造商举行电话会议,要求他们帮助提高呼吸器和其他医疗器材的生产。

最终,带头扛下“呼吸器国家队”任务的是英国航太国防工业的“联合兵团”。由生产飞机供氧设备的Meggitt集团领衔;以顶级跑车闻名McLaren则协助工业设计,并由英格兰东北的Nissan车厂提供“量产基地”。英国政府原本期望“二周内生产3万台”,但英国呼吸器国家队最快只能在“3月底提出原型设计”,似乎缓不济急。

要比应变效率,台湾的口罩国家队真的好太多了。

在美国各州长、市长喊话施压之下,总统川普终于在3月19日签署了《国防生产法》,这项法案源自1950年南朝鲜战争时期,授权总统可强制企业协助制造国防相关产品,目前就是呼吸器。

为了快速增产呼吸器,欧美汽车大厂纷纷被征召加入国家队!在各国政府号令下,福特、通用、法拉利和日产、特斯拉等大厂,一同协助提高呼吸器和其他医疗设备产量,帮助国家打赢这场对抗病毒的战役。

台湾没有能力生产呼吸器,全台约有2万台

反观台湾,虽有“呼吸器王国”称号,但这并非指台湾生产最多呼吸器,“主要是因为使用量非常大,尤其是重症、无意识的长年卧床者在使用,”苏一峰解释。

根据卫福部的统计资料,截至2018年底,全国加护病床共7115床、亚急性呼吸照护病床有888床、慢性呼吸照护病床有5572床,这三类设有呼吸器设备的特殊病床总计1万3000多床。“若以1至1.5倍乘数来推估呼吸器,应有约2万台,”但苏一峰医师指出,目前这些特殊病床的使用率已达八成。

“台湾没有生产呼吸器、叶克膜的能力,全都要靠进口,”苏一峰医师建议,政府应及早盘点目前代理商在台的存货,因为呼吸器正处于全球缺货,欧美多国已祭出紧急出口管制。同时,苏一峰建议政府应把呼吸器纳入战备资源,以便因应下一次的病毒大流行。

图/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胸腔内科医师苏一峰。苏一峰提供

台湾缺口罩,但更缺胸腔内科医师

另外,台湾也缺胸腔科人才。“未来,台湾防疫最大的难题不是缺器材,也不是缺病床,可能是缺第一线医事人员,”苏一峰医师指出,国内年轻胸腔内科医师逐年减少,2017年报考胸腔暨重症科只剩19名,建议政府应重视和培育更多负责照护重症和加护病房的医护人员。

“目前我们有1500名会员,原则上是胸腔暨重症科医师仍是够的,但问题在于确诊的重症比例,”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理事长、高雄长庚医院副院长林孟志表示,“如果重症比例升高,决战点就在加护病房,防疫到最后就是死亡率不可提升,我们要守住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必须超前部署,”林孟志也是中央疫情指挥中心的专家咨询委员。

“这次疫情的可怕之处在于‘传得快、好得慢’,”台湾免疫学权威、前阳明大学微生物免疫研究所教授张南骥日前指出,随著确诊人数不断增加,但一直卡在“生病”的状态,这些人都有可能需用到呼吸器、甚至叶克膜,“先不论呼吸器,一旦患病人数激增,连床位都会不够,”张南骥强调。

虽然目前台湾疫情仍控制得宜,但第一线医护人员已严阵以待,正针对救命工具如呼吸器、叶克膜,还有加护病床等进行盘点和准备,全力防堵医疗体系可能崩溃的破口。

图/胸腔暨重症专科历年报考人数。截取自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

本文由:雷火电竞亚洲先驱·(中国)官方 提供

关键字: 雷火电竞亚洲先驱·(中国)官方


上一篇:雷火电竞亚洲先驱·(中国)官方app手机版:经典必哭戏!“北非谍影”中文片名竟有四种

下一篇:重塑属于在地的食器文化 选品店创立者谢欣翰 × 设计师黄显勋 - 生活 - 中时新闻网